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知识宣教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慢性病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所致右心扩大、肥大,或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缓解期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反复发作,活动后加重,逐渐出现心悸、胸闷、乏力、畏食、呼吸困难等,急性加重期以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或伴有心力衰竭。此时需注意:

1.     心理指导:家属及医护人员给予心理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饮食护理:少食多餐,有利于减少用餐时的疲劳,进餐前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有利于促进食欲。宜进食高纤维素、易消化清淡饮食,避免因便秘、腹胀而加重呼吸困难。减少进食含糖高的食物,避免引起痰液黏稠。如病人出现水肿、腹水或尿少时,应限制钠水摄人,钠盐<3 g/d,水分1500 ml/d

3. 休息与活动指导在心肺功能失代偿期,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可以协助采取舒适的卧位,如半卧位或坐位,可以减少机体的耗氧量,有利于促进心肺功能恢复,减慢心率和减轻呼吸困难,对于卧床的病人,应定时协助翻身、变换姿势,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压疮的发坐。代偿期根据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鼓励病人适当的活动,活动量以病人不感觉疲劳、症状不加重为度。鼓励病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提高活动耐力。

4.保持室内环境安静,空气新鲜,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5.戒烟,避免吸入尘埃及刺激性气体,避免进入空气污染,有传染源的场所。

6.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7.进行体育锻炼,呼吸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