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病人的知识宣教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病因多样,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故有人也称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是我国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临床类型。

病因: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脑出血可以发生在脑实质的任何部位,脑出血常见原因是高血压。有资料表明高血压患者约有1/3的机会发生脑出血,而约95%的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由于长期的高血压,脑内小动脉形成粟粒样大小的瘤体扩张,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就会使微小动脉瘤破裂而发生脑出血。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也是脑出血的常见原因。凡是能使血压骤然升高的因素如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饮酒过度、大便用力等,都是脑出血的诱发因素。

【饮食指导】

对意识障碍者应暂禁食,24小时后意识状态仍无改善应给予胃管鼻饲。降易消化流汁状饮食,如浓米汤、豆浆、牛奶、蔬菜汁、果汁等分次注入美3-4小时注入流质食物,150-200ml/次,注入食物不宜过冷过热,以37-39℃为宜。每次鼻饲前抽吸有无胃液,观察颜色。若出现呃逆、腹部饱满、面色苍白、尿量减少等,及时通知医生。

若中风患者神志转清,进食易呛咳,应给予糊状饮食,如:鸡蛋羹、肉末菜烂面条、牛奶藕粉、水果泥或者将饭菜用榨汁机捣烂服用。

【休息与活动指导】

1.安排安静、舒适环境,特别发病2周内,减少探视,保持平和、稳定情绪。

2.绝对卧床休息2周,全身可轻轻转动,避免过多搬动或抬高头部,大小便须在床上进行,不可自行下床,以防再次出血发生。

3.出现烦躁不安、躁动症状,应予约束带、加强床栏保护措施,防止拔出导管、坠床等不必要的意外。

4.如若出现不同程度头疼,例如头部胀痛、针刺样、剧烈头痛症状,应给予合理治疗。随着好转,头痛会逐渐消失,不必过度紧张,要学会分散注意力。如疼痛不能忍受,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有效治疗方法。

5.长期卧床易肺部感染、褥疮,加强翻身叩背、药物祛痰,减轻肺部感染。无力咳痰者,必要时采取吸痰措施。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肢体放置功能位,防畸形。

6.保持大便通畅,可食用香蕉、蜂蜜水,餐后半小时按摩腹部,减少便秘发生。如数天未解或排不出,可使用缓泻剂,诱导排便,禁忌用力排便,防止再次脑出血。

7.恢复期摇高床头10-15°,按耐受程度逐渐摇高床头至半卧位,每天30分钟,1-2小时不等。

【出院指导】

防止脑卒中再发,注意血压平稳,摄入量适宜,心脏、肺部有无并发症等。

注意康复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保证病人基本生活需要;做好特种护理,加强看护,如鼻饲管、尿管、褥疮等护理。

保证营养摄入,定时定量。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适当吃芹菜、胡萝卜、水果等。必要时使用药物。

按摩瘫痪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每次按摩5-10分钟,每日两次。先活动大关节,在活动小关节,幅度由大变小。鼓励患者自己活动,提高生活能力。失语病人,应进行语言训练,从单字、单词发音,再到短句、短语。

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监测血压、血脂等。适当进行散步、太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