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病人的知识宣教
睡眠障碍
1、对环境因素引起的睡眠障碍:应为老人创造一个安静、清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光线幽暗、柔和、床铺等睡具舒适的睡眠环境。
2、因习惯改变引起的睡眠障碍:应对老人给予疏导,婉言地告诉老人睡眠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与老人共同分析对老人睡眠不利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帮助老人逐步的改变不适应的或不良的睡眠习惯。
3、由于心理因素诱发的睡眠障碍:应及时的解除老人紧张、焦虑、兴奋、激动、抑郁、思虑等不良的情绪和精神刺激,保持心理的平衡。
4、指导老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与习惯: ⑴晚餐不要过饱或过少; ⑵睡前不要吃零食,不要喝咖啡、浓茶等使人兴奋的饮料;
⑶午睡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控制在30分钟至1小时左右为宜; ⑷保持每天一定时间的力所能及的运动或活动,睡前或饭后以散步为宜,睡前1小时应停止剧烈的运动; ⑸睡前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热水泡脚、协助或教会老人进行温水沐浴等; ⑹老人睡眠时宜穿宽松、柔软的内衣; ⑺指导老人正确的睡眠姿势。
5、指导老人采用各种方法促进睡眠如:
⑴腹式呼吸:放松腹肌,进行腹式呼吸;⑵穴位按压:如百会穴、安眠穴、失眠穴、风池穴等;⑶体育锻炼:如气功、太极拳、散步、慢跑、肌肉放松疗法等;⑷中西医结合疗法:如穴位按压、按摩、针灸、中药治疗、理疗等; ⑸音乐疗法:需要环境安静,调暗灯光,轻闭双眼,深呼吸,放松情绪,使其陶醉于音乐中促进睡眠。
6、补充热量和营养:补充与睡眠有关的各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钙、镁、铁、锌等。
7、积极治疗睡眠伴随症:对有睡眠伴随症的睡眠障碍的老人,应根据病情积极治疗并合理安排治疗时间,应集中在白天进行,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8、当所有促进睡眠的方法都无效时,应遵医嘱谨慎使用安眠药,并注意用药反应及安全(睡前上床后给药,避免药物发生作用,造成摔伤等意外),避免长时间使用安眠药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