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明市沙县总医院实地了解医改惠民情况后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健康事业不断发展,人均预期寿命已与一些发达国家不相上下。

一线调研凝聚共识,齐心协力共筑健康梦。6月18日,浙江省政协教科卫体委王喜法主任一行莅临浙江康静医院调研指导工作,调研组围绕“规范医疗机构护工建设”等开展了深入调研。省政协委员、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党委书记徐侃,省政协委员、省残疾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综合科科长倪礼敏,省工商联原副会长、巡视员郑明治,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办公室主任、一级调研员赵杨健,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办公室二级调研员陈允栋,浙江省卫生健康综合保障中心技能管理科科员计洪帆以及浙江康静医院董事长江上携班子成员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来到医院后,深入病房详细询问和了解护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每到一处,王喜法主任都与护工们亲切交谈,给护工们送去了暖心关爱。在医院内分泌科、呼吸内科、ICU(重症医学科)等科室,调研组在听取医院领导介绍后,对康静医院的护工队伍建设给予了肯定。


康静医院现有护工170多人,拥有完善的培训考核体系:每日量化工作内容,梳理详细的工作流程表;每周由物业公司主管对护工的工作职责进行考核,包括个人卫生、仪容仪表、工作态度、陪护质量等方面;每月由科室和患者家属对护工进行评价;每季度开展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水准。



实地考察调研后,调研组在会议室召开了护工队伍建设座谈会。会上,江上董事长汇报了医院的发展历程。


(江上董事长)

王喜法主任肯定了康静医院的建设发展,他指出,民营医院拥有这种规模和现代化的设备实属不易,康静医院在医疗改革中勇于探索,根据市场需求准确定位,给社会做出了贡献,给百姓做好了服务。王主任指出,此次调研,旨在围绕“规范医疗机构护工建设”调研了解医院对提高医疗机构护工管理的组织化程度、从业标准、从业资格、社会保障、技能培训、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王喜法主任)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加剧,护工这个职业越来越重要,急需提高社会对护工职业的尊崇感。他指出,通过听取汇报,康静医院的护工队伍有许多学习之处,康静医院提出关于护工队伍建设的三点建议:完善机制,建立专业化医院护工公司或成立护工行业协会;规范管理,完善护工相关规章制度;强化培训,提高护工综合素质,很有借鉴意义。

此次调研,调研组成员和康静医院座谈会成员深入沟通交流,畅谈民营医院未来发展建设和护工队伍建设,大家认为,进入老龄化社会,需要大力营造护工良好的就业环境,规范实施医疗行为,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